“周宜壶”的青铜器就卖出了2640万元,这也就难怪盗墓贼会前赴后继地往梁、带村跑。
省考古队先后进行了四次整体勘探,最终确定共有墓葬1300座,车马坑64座,梁、带村何以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墓葬?
这让专家感到不解,不过,也正是因为没有记载,深埋地下,谁都不知道,在中国这个盗墓历史悠久的国家,才存留下了如此多的完好的墓葬。
当然,所谓的保存完好,也不过是相对来说的,相比国内那些被挖了一边又一边的古墓群,这片古墓群保存的算是很好,但这里还是不可避免的被人盗掘。
随着不断发掘,“芮太子作铸鬲,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芮公作为旅簋”,这些标注“芮”字铭文的青铜器,是墓主身份和墓地国别有力的证据。
芮国,这个甚少有记载的诸侯小国,开始逐渐显现出它的轮廓。
史料记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后,为巩固政权,分封诸侯。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就占了53个,而芮国国君就是姬姓,是周天子的亲戚。
《史记.周本纪》中有关于芮的最早记载:“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大意是虞、芮两国发生了土地纠纷,请西伯周文王来评评理。《春秋》、《左传》中也有关于芮国的零星记载。
梁、带村墓地共发现大墓7座,27号墓是唯一一座双墓道大墓,级别最高,不仅出土了代表墓主国君身份的七鼎六簋和成套编钟,还有48件金器,数量之多,工艺之精美,在我国前所未有。
在26号墓中出土的青铜鼎上有这样的铭文,“仲姜作为桓公尊鼎”,是仲姜为祭祀她的丈夫桓公所铸。26号墓主是仲姜,那么27号墓的墓主显然是桓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