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见他这幅模样,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劝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觉得自己家的经最难念,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听完潘仲洋说的话,陈晋忍不住在想,以他最初的心态,还有他对哥哥的态度来看,要是当年潘伯海就帮他买了房子,兄弟俩一起炒房的话……
以潘仲洋的本事,兄弟俩说不定比现在潘伯海的位置要高得多!
毕竟他们家可是经历过两次拆迁的!
其实绝大多数土生土长的东江本地人,有许多家庭都经历过两次甚至三次拆迁了。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进程,尤其是东江市这样的省会级大都市,发展的速度更快。他们只不过是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而已,别人也眼红不来。
这便是所谓的起点了。兄弟俩的起点,实际上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要高上几个阶层了。
有两次拆迁的基础,再加上潘仲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果根本无法想象嘛!
毕竟刚才潘仲洋对于明年行情的分析和判断,跟陈晋内心的判断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然而不同的是,陈晋的信息渠道比潘仲洋要宽太多了,所以他的是推断,潘仲洋的才是预测。
“学霸不愧是学霸呀!”陈晋不由得想着,便开口问道:“潘先生,冒昧问一下你学的是什么专业?”
“经济统计学。”潘仲洋回答道:“属于应用经济学里的一个科学。”
陈晋点了点头,又道:“怪不得你对接下来行情的看法这么独到呢。”
“在区财政局,我是个副股级的九品小官,所以能接触的数据比较多,自己闲下来的时候,比较喜欢分析。”潘仲洋道:“其实清和苑这个板块,我已经留意很久了,而且今天来,是故意喊上我哥哥的~”
陈晋眨了眨眼,看着潘仲洋一脸释然的神色,明白过来,原来他真的已经决定跟过去决断了。
不过想想也对,潘仲洋毕竟不是个书呆子,甚至他的情商未必就比他的智商低了。只不过这份情商可能是在后来财政局的工作中才锻炼出来的吧?
就跟他哥哥当年一样,越长大,也就越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
潘伯海做的一切,他也渐渐看透,渐渐厌恶了。
所以虽然他其实大可以自己拿着钱就把房子买了,却依然把消息漏给了潘伯海,故意让潘伯海再跳一次梁,好让自己彻底死心。
今天,是他给潘伯海的机会,也是给自己的机会。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