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仓皇而逃,奔入汉.中府,可现在去哪里却犹豫起来。
现在他们只剩下不到两万人,想要攻城略地太难,如果遇上官军埋伏,那麻烦就大了。
好在曹文诏没有继续追上来,给了他们喘息的时间。
一处山谷,近两万流民军,聚集在一起,垂头丧气的吃着干粮,神色仓皇,忧心忡忡。
高迎祥也没有了以往的王者风范,头上散乱着头发,脸色有焦躁不安。他有预感,这一次不同过去,官军连大炮都动用了,显然是决心要铲除他们,不可能再给他复起的机会。
他看向身边唯一信得过的军师,宋献策,语气谦逊的道:“先生,你说我们现在该去往何处?”
之前他们都有打算,去湖.广,去四.川,可现在想来,只怕都行不通了,这点人根本不是官军的对手。
宋献策心里暗自懊恼,实则之前他们就应该走,不应该与官军硬碰硬,可现在落得山穷水尽的地步,也只能想其他办法。
他坐在石头上,一边啃着僵硬的馒头一边思索着道:“大王,现在人心不齐,必须想办法再笼人心。四.川,湖.广去不得了,去巩.昌府,然后再回陕.北,从头再来!”
这个深合高迎祥心意,陕.北是他的发迹之地,也是最熟悉的地方,也唯有那里可以东山再起!他连忙追问道:“先生,那该如何聚拢人心?”
流民就是流民,都是为了银子与馒头来的,这些要是没有了,谁也不会跟他。
宋献策在地上画画写写,许久道:“南面是南.郑,府兵估计有一千,定然粮多钱多,西面是徽.州,府兵比不上南.郑,估计赈灾粮银也没有多少。”
宋献策的意思很简单,好处坏处都在,要高迎祥自己选。
高迎祥盯着宋献策在地上画下的混乱图案,内心挣扎不休。南.郑自然是聚拢军心的最好去处,可风险也最大。徽.州好取,要是没有什么收获,反而更容易散人心!
高迎祥清楚,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了,眼神剧烈闪烁,猛的站起来沉声道“好,那就去南.郑!”
宋献策自然也希望去南.郑,见高迎祥打起精神,心里也振奋了一些。
不到两万人,迤逦很长,都无精打采,害怕身后的官军追来。
高迎祥见这模样,不由得大声鼓气道:“兄弟们,到了南.郑,大米,馒头,银子,女人,一切都有,比西.安还要好!”
他的话层层传递下去,本来颓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