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贝凯订立了一整套的完善规章制度。北圻本地招募来得矿工根据挖煤的数量发工分牌,推车工按小车的数量发牌。受伤或生病期间也发给足够不饿死的口粮费。每天下工之后,工人们到合作社的德隆代办点办工分牌兑换成流通券。工人们用流通券购买粮食。酒类、服装和其他合作社销售的商品。除了酒之外,香烟和糖果是最受欢迎的商品。矿工们使用的工具也是要购买的,不过现在算是赊欠给他们。贝凯根据工具的价格,扣除矿工每天工资的10%用来抵偿工具的成本,直到清偿完为止。
如果换成了更为恶毒贪婪的资本家,利用“贷款买工具”完全可以玩弄简单的经济手段就使得矿工们负债累累,永远也还不清购买工具的价钱――工具毕竟是有损耗的。但是元老们一贯认为剥削必须适度。从长远看,适度剥削有助于长期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不是拿工人当一次性消耗品,在临高体系下,劳动力是珍贵的。
报酬上,贝凯根据指示,适当从优――起码要让百姓们觉得给煤矿干活比种地稍稍强一些。宏基站要招募足够的当地工人来当矿工,口碑很重要。
李梅对矿区商业的设计就是工人不出矿区可以获得一切消费――本时空的绝大多数地方商业就是一片空白而已。现在有聚集了600多人,还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社团,不搞点商业就太太可惜了。商业首先为流通券造声势,为下一步将流通券推广出去做好最初的准备工作。
发给工人们的流通券在鸿基镇上很快就消耗完了。流通券月初发出去,到月底大部分回笼了。重体力劳动使得工人们需要大量的食品,在野外和矿坑工作使得衣服的消耗也很大。不过合作社折价回收破衣服:论斤回收变价。破衣服被清洗消毒过后送回临高造纸。
没有家眷的单身汉们的消费更大,他们隔三差五的还要去小饭铺去吃点好得,喝点酒。有人学会了抽烟――因为出于劳工上层的归化民劳工们中有人是抽烟的,北圻本地的劳工也把这一习惯视为“时髦”而抽上了。
第二个月一开始,北圻本地的工人就走了几十个。贝凯虽然有些失望,但是还是指示合作社:把离去工人持有的流通券兑换成米或者铜钱交给工人。结果他没想到的是,工人们回乡之后很快就把家里人和同乡都带出来到矿上干活了。当贝凯有一次巡视矿坑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头戴斗笠的当地妇女也在矿坑里背煤的时候着实让他震动了。虽然他在临高见识过归化民中的妇女一样在采石场打石子、下农田、甚至在建筑工地干活的――两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