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后者更长远。
但孙策四年多时间过去,知道那不是简单的事情。
a+级别的中投,不说像他这样已经接近全方位中投a+级别,单单只是练出一个区域,达到准顶尖水平,花了他差不多三年时间!
对于很多球员来说,有一个点的准顶尖级别投篮能力,就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在这个年代。
像是易建联,说是a-级三分评价,其实主要是两侧边线三分准,他主要就投那两个区域,所以展现出来的三分水平,是a-级别,因为其他地方不投。
像易建联这样防守积极有余但效果也就一般,靠切入冲击篮筐和b+级别的三秒区两次以及两侧底线中投,原本能拿到现在的迷你中产水平合同,但有了一个一流水平的三分点后,完全不一样了。
灰熊队管理层都在庆幸当年和易建联签的合同是这赛季打完结束,因为易建联的身价差不多涨了一个中产,预测下一份合同会在600万到900万之间,工资帽大涨前到不了千万年薪水平,但按比例来看,也差不多了。
所以灰熊队管理层庆幸易建联今年还是旧合同,不会影响到球队在今年把薪水压低到奢侈税起征点以下,避免触发超级奢侈税,进而影响为未来几年的操作。
而更多的球员,倾其职业生涯,都不一定连得出来一个稳定的投篮点。
更别提中投这样的区域性投篮。
自己打职业联赛后,孙策知道了,那些技术好的球员,哪怕天赋再高,也都是吃尽了苦头才练到被称为“好”的水平。
要不然就像比斯利、大狗那些球员一样,天赋好到不行,但新秀合同后,数据很漂亮,却拿不到大合同。
要不是大狗直接签的十几年新秀合同,他估计得不到那么多的出场时间场均拿20分。
孙策打球那么久了,也了解了很多事情,有的时候一支球队一直用一个所有人都喷的球员,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个球员不行,而是给了那么多钱了,球队薪资也被占了,只能凑合着用。
知道继续提升的困难、体验过这些困哪,所以孙策才会犹豫。
更重要的一点,是心态问题,孙策都已经做好了中投开发完全后,加强开发左侧边线三分,两侧45度角到30度角的三分……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他:你要想满足还早得很……
哪怕是孙策这般有毅力,也感觉到了未来一片昏暗……
可是,爽一场,和过两三四年,到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