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力气的,一心思都扎在这田地里,伺候得比自家祖宗还精心。
前些日子收山货,王永平还记得当初答应过王老柱的,让木头来帮忙。
找木头,木头倒是拒绝了。
他说自己脑子不灵活,也只会伺弄一亩三分地,去了帮不了什么忙,就不去添乱了。
再说这生意,本是王家人的,他一个外姓人,掺和在里面,还有王永珍这个亲娘夹在其中,反倒不好。
怕万一孙家找来,倒是给王家惹麻烦了,还不如老老实实种地。
还说谢谢王家一直以来的照顾,可如今他已经是大人了,以后他能照顾好王永珍了,就不给王家添麻烦了!
等他种两年地,手头有点银子了,到时候看是将这老院子买下来,还是另外再起个屋子也好,总归意思是,尽量少给王家添麻烦。
也说了,要是山货生意忙起来,那些体力活,不用说,只喊一声就行了。
地里要是忙不过来,也交给他。
见木头是真心的,也是个本分的,还考虑的这么周全,想来也是深思熟虑想好了的。
王家兄弟感叹,难得木头虽然长在孙家,可居然还没长歪,也就不勉强他了。
只让他有什么事情,也不要外道,毕竟是舅家。
木头答应着,可这些天,一点没有麻烦王家的,还约束着王永珍,不让她出门。
春播那些日子,木头白天黑夜的在自家田里忙活完了了,就到王永平家帮忙,说是因为有老姑的地,怕王永平忙不过来。
忙完了,饭也不吃,就直接回家的,倒是让人高看了一眼。
王永珠一听,难怪呢,这家一分,几房之间的区别就出来了。
大房人虽然多,可田地也就那么点,尤其是林氏,除了种地和一把子力气,别的都不会。
而三房和四房的媳妇,不是会绣花,就是会打猎,还能给家里添进项。
这样一比,倒显得大房不如下面的弟弟了。
只怕几房之间有隔阂,想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这么一想,看来古今中外,不管什么时候,这女人也要有一技之长才好。
倒是木头,没想到还是个明白的,有他这样管着王永珍,好好种地,以后日子也不会艰难。
不管怎么说,木头能这样争气,倒让王永珠松了一口气,这样,王永珍的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这么一路说这话,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七里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