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的牛人多了去!
三国百年间,更号称凝聚了华夏几千年的精英人物……那么多牛人,曹朋也不可能一个一个的招揽过来。所以诸葛均不愿留在他身边,他也不会在意。不管那‘兄弟之义’是真实,亦或者是借口,反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能重生三国走上一遭,已经是一桩莫大幸事。
转眼间,已至月末。
在樊城逗留了十日,庞德公再次返回鹿门山,遁世山中。
也许这一入山,他再也不会出现。不过对于心愿已了的庞德公而言,能终老山林,同样是一桩美事。至于俗世红尘中的尔虞我诈,纷纷扰扰,从此和他再也没有关系。离开樊城前,庞德公把他多年收藏的典籍全都赠给了曹朋,而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曹朋能把这些书籍刊印成书,传于世上。庞德公的典藏,也许比不得当年蔡邕那么丰富。但许多孤本、珍本甚至是绝本,绝对称得上珍贵。曹朋不禁有些感动,与司马徽商议了一下之后,最终说服了司马徽,请他暂缓求仙问道的计划,前往荥阳住持校检书册,刊印发行等事宜。
司马徽本就是一个教育学者,否则也不会倾尽家财,开设水镜山庄,教书育人。
而今,曹朋请他校检书册,无疑是一桩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他在三思之后,终于答应下来。
随后,曹朋又派人前往陆浑山卧龙谷,请求胡昭出山。
毕竟刊印书册,校检是一桩极为重要的事情。单凭司马徽一人,未必能够用。反正胡昭在陆浑山也是教书育人。如果真的能让书籍普及起来,对于胡昭而言,也是一桩了不得的德。
曹朋相信,胡昭不会拒绝。
在说服了司马徽以后,曹朋还派人前往许都,与孔融等人联络。
包括黄承彦在内,一并获得他的邀请。随后,他又让人前往荥阳,请母亲张氏出面,在浮戏山下买一块土地,用于校检书籍。浮戏山风景如画,是个很不错的去处。而荥阳地处中原大地,本就是一个学风盛行之所。曹朋在做出这一系列的安排之后,就准备不再过问此事。
可正看在心里,忍不住劝谏道:“公子人脉广阔,而今校检书籍,刊印发行,乃一桩盛事。
既然请了这么多人,而且这又不是一件短期能够完成的事业。
何不开设书院,一边校检,一边讲经开课,教授人才?这可是一大盛事,别人穷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做成这样。而公子有如此的手段,也无需为钱粮费心,为何不大张旗鼓兴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