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运到盐!”
他这番话有理有据,众人冷静一阵,纷纷赞同道:“对对,孙掌柜说的对,朝廷不可能捂着盐不出!”
“是啊,朝廷更需要这些银子,绝对不会影响夏盐的,一定会很快!”
“不愧是苏、州首富,单单这份镇定就了不得,佩服!”
“难怪孙掌柜生意能做这么大,这次购的盐引也最多……”
孙庸正听着周围的恭维声,神色平静,心里却丝毫没有如面上的镇定。
他忐忑的有预感,朝廷这次这么大的动作,绝不可能轻易罢手,只怕他们想要拿到盐引并没有他嘴上说的容易。
走出金銮殿的大人们三三两两凑集在一起,低声议论声不停。朱由检与顾秉谦等人走在后面,他们走几步就要转向去内阁班房。
杨涟被一群人簇拥着走向宫门,他本来凝重的脸色,紧皱的眉头慢慢松口,怨愤的脸色有了不少松动。
“杨大人,皇上的手段真是利落。”一个御史在杨涟身侧低声道。
杨涟从他的话里听不出到底是什么意味,木着脸色,抬头挺胸的道:“皇上行事干脆利落,颇有明君之风,你我都应该感到欣慰才是。”
众人一听的话,就知道杨涟的意思了,立马开始表态。
“杨大人说的是,自古贤臣求明君,皇上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果决,实属不易。”
“确实,今天廷议之事,皇上处置都非常得当,有太祖遗风!”
“皇上有杨大人教导,理当如此。”
“众正盈朝不远,大明中兴在望!”
一群人马屁如潮,让杨涟本人都觉得胸中膨胀,颇有些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而另一边,一群人神色凝重,忧心忡忡的在低声交谈。
“皇上如此信任信王,绝非好事。”
“是啊,如今内阁之事据说尽付之于信王,顾阁老有时候都要退让三分。”
“信王极其勤勉,我听说,每日都在内阁坐到关闭宫门时才出宫,宫门一开便进宫。”
“他一个藩王如此勤勉,置皇上于何地……”
“你们还不知道,我听内侍传言,皇上今日之事都是信王所教,之前更是拟定百官名册……”
“慎言,慎言!”
“对对,出宫,出宫……”
尽管他们声音很低,但还是有不少人听到。其中就有科道的言官,都是神色一沉,眉宇间有着暴戾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