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自从一见徐郎后(3 / 4)

尚书》的名义留在金陵,若崔元修的府门始终叩不开,该换个别的什么理由呢?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动卧龙出山。今日不成,明日再来就是了!”

冬至气鼓鼓道:“崔元修怎么比得上诸葛亮……”

“我们也比不得刘皇叔,人在屋檐下,暂且低头,无伤大雅!”徐佑转身而行,道:“走吧,去四处逛逛,莫辜负了这初秋的秦淮美景!”

此后接连三日,徐佑天天登门求见,却一直吃闭门羹。不知谁传出去的消息,从第四日开始,竟在崔府的门外围聚了不少人,其中大半都是女郎,争相观看徐佑的姿容。

“这就是幽夜逸光么?果然文如其人,温润如玉……”

“噫,此言不假,日光辉映之下,真真是玉润呢!”

“江东很少有人像他这么高大,可又不显得粗壮,反而挺拔如松,壁立千仞,让人一见难忘。”

“也只有这样的神秀,才写得出青天有月来几时的苍茫大气,才写得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悲情长叹。”

“九斗之才,九斗之才。”

“今日见徐郎君,方知何谓意中人……”

“小娘思春了,快回去让父母来提亲。”

“清溪里外千百女娘,思春者十之八九,哪里轮到我得偿所愿?”

“人贵自知,你倒是悟了!可怜我自恃容色,还不曾死心呢……”

“呸,你个不要脸的!”

周遭窃窃私语,男子服膺,女子仰慕,徐佑不为外物所动,矗立门前三尺,眼观鼻,鼻观心,静等崔元修的消息。从早至午,从午至晚,大门始终紧闭,连围观的人都知道今日又是无功而返,唉声四起,徐佑恭敬的作揖施礼,然后长袖翻飞,从容又洒然的离开。

回到长干里,冬至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道:“崔元修不识好歹,咱们没必要跟他耗着,金陵的大儒不乏其人,离了崔元修,难不成还学不了《尚书》吗?”

清明摇头道:“骑虎难下!也不知谁放出的风声,现在人人尽知郎君要拜崔元修为师,若半道而废,恐怕旁人也是不肯接纳的……”

言外之意,崔元修不要的弟子,别的大儒若收了去,岂不是表明自己不如人?人性是很复杂的东西,况且徐佑写《尚书正义》,无论如何避不开崔元修,眼下的局势,哪怕知道碰的头破血流,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已经四日了,小郎日日站足三四个时辰,这样闷热的天,换了别人,非搞出病来不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