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国公府,这已经是跨了阶级了。
那会儿她伯父托伯母找她谈话,说太后年事已高,承恩公府子弟没一个有出息的,一旦太后薨逝,承恩公府会很快势败,给她挑了个三品侍郎之子,说那个侍郎年富力强,将来做尚书,甚至进内阁不成问题,儿子也很不错,年纪轻轻就中了举,就算将来不能考中进士,凭家里的条件,活动一下,起码能做到四五品,如果考中了进士,将来还能更有前途,到时她就是实权高官夫人,比没实权的空头勋贵夫人,有体面的多。
但那时的她觉得,伯父就是为了拉拢势力,要将她zz联姻,且那家不是出身大家族,也没其他爵位,一旦那人不像伯父说的那样官运亨通,哪天罢了官,然后他儿子也没混的很好,哪来的高官夫人给她做,到时岂不是要成为平头百姓?这可不是她想看到的。
还是承恩公府安全,不管怎么样,好歹有个爵位,将来不会变平民,且跟皇室是亲戚,将来说出去也体面。
因为她觉得汪首辅是为了他自己才让汪大夫人这样劝自己的,不由不高兴,就没听汪首辅的话,只一心想成为国公孙媳妇,汪首辅看她不同意,也没逼她,随她去了。
她当时还觉得自己反抗了封建压迫,搞到了她想要的豪门。
结果,这个豪门衰败的速度也太快了,她进门不到一年,王太后就薨逝了,王老太爷看样子情况也不妙,眼看着王家就要没戏唱,变成只有空头衔,什么都没的落魄勋贵了。
相反,她当年看不上的那个侍郎家,还真像她伯父说的那样,官运亨通,现在已经成尚书了,儿子也娶到了门当户对人家的姑娘——换句话说,就是比她条件好,因为她父亲是小官,对方娶的是门当户对人家的姑娘,也就是娶了高官之女。
这些事,看的她心里颇不是滋味。
虽然她可以安慰自己,就像自己想的那样,承恩公府再怎么落魄,好歹还有爵位在身,自己以后不会是平头百姓,而那个侍郎之家,之所以发达起来,也许是她伯父看她拒绝了他的推荐,故意将人提拔起来恶心她的,并不是对方努力的结果呢,将来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但不管怎么自我安慰,看着没什么人巴结自己家,相反,那个已经变成了尚书的人家天天门口车水马龙,王大奶奶心里还是有点不自在的,想着自己运气怎么这么不好,才嫁人没多久夫家就衰落了,这让她在同龄亲朋好友间,如何维持脸面,毕竟本来别人都羡慕她嫁的好的,现在好了,才一年,就比其他堂姐堂妹等夫家差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