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扬起下巴,故意装得十分傲慢,居高临下地望着他们。
“放你们回乡,何以为生?”
“小人会种地!将军!小人还会些粗浅的木匠活!”
“我,我是个打渔的!我水性特别好!将军一试就知道我不曾扯谎!将军!”
“我贩过私盐……我再不敢了!我会晒盐!我也会种地!”
“小人会种地!小人会打渔!小人会晒盐!小人还会做木匠活!”
“将军!将军!”
“将军!”有人的声音忽然哽咽了,“小人什么都不会,种田也种不好……”
那颤抖的声音忽然化为了嚎啕。
“将军啊……小人只是再也不想打仗了……”
第451章
关于这些俘虏的处置,不同人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钟演很谨慎,只夸了她有雷霆手段,也有仁德心肠,但没有更进一步给出建议。
但他稍微地暗示了一下。
如果她想甩掉这些包袱,可以分批将他们打包给当地世家——想回青州是不可能的,但世家豪强不计其数,寒酸点的领走几十个,气派点的能收容近千人。
当然这些青州兵是要消耗粮食,还要世家另外派部曲看管的,因此卖钱是不太可能的,现在都快入冬,正是粮米金贵的时节,要是能丢出去几千人,剩下的就好办了。
至于这些青州兵接下来的命运,她也能猜到一二,大概就像她自长安出逃,一路上见过的许多坞堡里的奴隶那样。
鲜有坚持数十年的匪寇,但随着人类文明兴起,那些庄园或坞堡是坚强地一直修到民国。
他们的主人可能被尊称为士,可能再加俩字变成士大夫,可能会从社会层面上进行隔离,变成另一个种族,名为“贵”,最后哪怕是再没历史常识的人也会从电视里看到,那种人是可以腆着肚子,扬起下巴,等别人尊称他们一句“老爷”的。
……但这不就回到原点上去了吗?
那些青州兵最初是因为什么加入黄巾的?
张辽倒是有些别的看法,比如说把这些青州兵编成册,驱策他们打几仗观察一下,能用的留下,不能用的送去打许攸那一堆堆的营寨,既能疏通运辎重的路,又能死点人,少消耗些粮食。
子龙将军似乎觉得这样做有点残忍,眉头紧皱,但没有反对,少时给出了一个修改意见:
要那些青州兵去打仗,可以,但是他愿意带着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