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事若此,我等却宴饮高楼,坐而论道,真是愧煞先人。”说完将酒杯掷于地上,站起身形,看着众士子厉声喝道:“所谓冰炭不能同炉,难道诸位安心准备省试登第,与童贼这般奸佞共处一朝么?”
他说话虽然带着浓厚的口音,但却字字铿锵有力,众举子面面相视,邓素沉声道:“听说朝中清流重臣屡次上奏弹劾童贯奸贼,都被蔡公相压下来了。”
“奸贼!”不知谁人又骂了一声。
张炳沉声道:“奸贼气焰嚣张,党羽满朝,趁着今科秋闱,天下士子齐集汴京,大家四处奔走联络,联名上书陛下,请斩这抛弃大军,丧师失地的童贯,让天下人知晓,我大宋并非无人。诸位以为如何?”
陈东原是个冲动的性格,当即拍案赞道:“好!”
“这个,似乎过于激烈了吧?”邓素沉吟道。
张炳却道:“本朝不禁士人上书言事,不以言罪人,乃是祖宗家法成例,我等赴科考,出仕为官,所为何来?联名上书言有何不可?朝纲败坏,百万军民沦陷于水火之中,首恶之人却毫无惩处,国法何在?公道何在?怎可畏惧奸党气焰?我是不能为了明哲保身,甘心做这个睁眼的瞎子,塞耳的聋子!拼了前程不要,一世做个白身,也与奸贼势不两立!”
“对,国法何在!”“公道何在!”
邓素被问得语塞,想起本朝倒也有过不少士人上书言事的,言辞十分激烈的也不鲜见,于是便不再做声。士子中间就算有像他一样觉得不妥之人,也在形势格禁之下,不好出言反对。
众人计议停当,这酒也不喝了,分头回去找寻平识相熟的举子一起准备联名上书之事,务必要让童贯得到重惩,即便不斩首,也要贬官流放,至少也不能比去年被贬斥琼州的黄舟山先生所受惩处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