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农田,甚至南方的楚国还将桑蚕鱼稻玩出了花,但是结果呢,粮食亩产还是上不了三百斤。
最后有了外源性的苜蓿,这才稳定到了四五百斤。
就这还是有两三亩,哦不对……
想到城里养殖的那些牛羊猪等吃的也是专门种植的草,甚至是豆渣,路明远觉得,现在的一亩农田纯粹是被五六亩的土地养着,这才能产这么多的粮食。
他记得上一世曾经看到过一份资料:
光从氮元素来分析,每生产两百斤的粮食需要的纯氮大约是五斤左右。
而这相当于两个成年人,或着头猪或者牛的腐熟肥年产量,或者是不施肥的两亩绿肥的年产量(短年生固氮植物)。
如果再加上猪和牛的口粮,发酵过程中的氮损失,那么维持亩产两百斤所需要的土地可能就得有三四亩之多。
而这个亩产量,距离上一世那些亩产千斤的小麦、玉米,亩产两千斤的稻谷,两者之间的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但是如果按照尿素中的氮元素含量46%来计算,五斤纯氮只需要十斤多一点的化肥,从这就可以看出化肥的优越性与突破性了。
生产出同样的粮食,一个需要三四倍体量的土地供养,甚至还有产量下降的风险(氮流失),而另外一个只需要十来斤化肥就可以了。这之间的差距,已经不用说了。
当然,路明远也不是将化肥视为包治百病的救命灵药。
只要人类的种植还离不开土壤,那么化肥的应用就应该小心再小心,要不然它很容易就将土壤的生态环境给破坏掉了,甚至可能会污染水资源,还有空气。
所以用农家肥来保持土壤活性,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才是未来啊!
就在路明远想这些的时候,二叔继续说道:
“其实,二叔听说还有一种肥料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知道明远你听说过硝石没有?”
“硝石?就是以前厕所扫出来的那个?可以用来冻冰棍的那个?”
“对!就是它。听说它的效用比我们常用的肥料强得多,只需要几斤,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亩产量。
不过硝石矿的存量不多,如果放开了用的话,几十年就用完了,所以现在只有农家用它来研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上限。
以期在将来找到硝石替代品的时候,迅速拔高产量。”
至于厕所,已经改造为水冲的了,自然不产硝石了。
“提高亩产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