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事,关于《四月青年》最新一周的销量成绩,我这边已经做了汇报了。根据统计课的估计,对方未来的销量将持续稳步在15万册左右的水平。”
世田谷区,景繁社,《文学之春》编辑部会议室。
作为副主编的岩城晴正拿着报告,对着坐下会议室内的编辑部众人报告。在他手上的文件里,象征着《四月青年》销量变化的曲线趋于稳定。
有人提出了疑问:“我们最近一期的销量如何?麻烦岩城副主编您讲解下。”
岩城晴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最近一周,我们的销量是21万册。虽然与《东京文艺》与《东京青年》之间存在着差距,但也不是《四月青年》能够相比的。”
顿了顿,他又强调道:“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是书评和读者之间对秋原悠人作品口碑的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怎么回事?”有人在台下提出了不解。
岩城晴点点头,又叫助手给所有人分发了一份报告。在见到所有人都拿到报告后,他才描述了起来。
“对于秋原悠人连载的那部《看不见的客様》,有部分书评人表示过于离经叛道,与传统的推理文学作品不符。甚至有读者在网上表示,自己对这部作品并没有什么兴趣。”
听到这一番,会议室内的众人略有惊讶,互相交头接耳了一会儿。
过了小半天,才又有一名戴着眼镜的斯文男子举手提问。
“……既然市场反应一般,那《四月青年》为什么还能卖出15万册左右?毕竟比起之前的7万册来讲,这也差不多提高了近一倍多了,这也算不错吧?”
会议室里的众人也抬起头,纷纷安静下来,等待着岩城晴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现在四大文艺期刊之间的竞争激烈,《文学之春》高不成低不就,处在老三的位置。
所以对于排在末尾的《四月青年》的销量变化,《文学之春》反而是最关心。
毕竟一旦被其超过的,出版社的上层肯定会非常不满。
岩城晴点点头,回应道:“秋原悠人毕竟前段时间在新闻上出了不少名,所以民众之间对于他还是有一些兴趣。因此看到他在《四月青年》连载后,不少人会选择购买一份相应的杂志。”
他拍了拍桌面,提高了声音。
“但我个人认为,这些被他名头所吸引来的读者,迟早也会因为《看不见的客様》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差,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