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对此概不理会,交涉毫无结果。
带英驻广州的总领事巴夏礼同满清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完全交涉不来,于是给驻横滨的额尔金来信,询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能不能再从幕府借兵!
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缘故,英国的主要军事实力,都投放在了黑海地区。上次集合远东的主要力量,带上法国人,也就凑了五千出头。
幕府这边不是有带英已经训练了一年多的一万四千多传习队新军吗?有没有可能把这些好炮灰给拉过来,作为英军的雇佣军参战,进而胁迫清朝廷修改条约,扩大英国在清的侵略利益?
也不需要多,能够借来五千人就行,香港和上海方面,英国人就能凑出来五千人,再雇佣五千幕府军,一万人足矣。
对了,从伦敦的来信也很直白,巴麦尊允了额尔金一个邮政大臣。额尔金觉得有点小,看巴麦尊的意思就是你要不再立点功劳。像是什么外交大臣、财政大臣、海军大臣之类的,那都是不知道多少人抢破脑袋呢,没点子硬功劳不好安排。
笃定自己已经一个大臣宝座很圆满的额尔金,现在又收到了巴夏礼的来信,两封来信结合在一起,那就是通过雇佣幕府军,集合一支足够有威胁的力量,威逼满清朝廷,修改条约,扩大侵略利益。
只要能够修改条约,使带英在远东获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凭借此功劳,他额尔金伯爵怎么着也能干上一任外交大臣或者财政大臣了吧。
想想就美的额尔金吹泡泡……
所以不论井伊直弼有多么赤果果的暗示额尔金借钱,额尔金也愿意听着。因为他清楚井伊直弼在德川幕府中的地位,日本国王德川家定的身体不好,又懈怠于政务,整个国家基本上就是井伊直弼说了算。
只要井伊直弼能够点头,那么额尔金走上外交大臣的坦途,就算是铺就了一半。于是额尔金耐着性子请井伊直弼到花园里面逛一逛,聊一聊这事。
得知这回英国须得五千大兵,才能够往下谈借款的事情,井伊直弼意识到兹事体大,不能够他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了,只说还得回去禀报德川家定知晓。额尔金看井伊直弼的样子,就知道井伊直弼动心了,但是日本毕竟是德川家定为王的,报知德川家定也很正常。
反正最后额尔金给出的价码是再借三百万,同样是低息贷款,而且可以分期更久。且这笔钱就不存在横滨海关了,直接解交幕府,幕府爱怎么花怎么花,英国也不加干涉和监管了。
条件确实令井伊直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