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集了数万大军的坎宁子爵,对瓜廖尔发起了总攻。
章西女王最终力战不敌,为英军击败,虽然忠心的侍卫护送她逃离了战场,可是终因失血过多而身亡。
印度各处的大起义,基本被敉平!
眼下还在战斗的,无非就是部分残余的游击部队,以及少数的起义仆从军。起义在事实上已经失败了,不再具有撼动英国殖民政府在印度统治的实力。
所以幕府派往印度的传习队,也不会再出现什么大的伤亡,可以分批次缓慢的撤回日本咯。最后能有多少人回到日本,眼下还是个未知数。但早一天结束,就能够少死一天的人。
英国的贵族军官老爷,又不把士兵的人命当人命的,逢战多是尽驱军兵猛攻。克里米亚战争时,甚至发生一整个旅的骑兵,被命令向沙俄的炮兵阵地冲锋,随后遭遇全军覆灭惨败的事件。
根据回国的江川英敏的描述,那些英国本土的士兵,可能还好一些。像是传习队这一类的仆从军和雇佣军,英国老爷只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进身之阶,用这些士兵的鲜血,为自己夺取功勋,染红自己的顶子。
另外一件事,对幕府而言,就完全谈不上什么好消息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以及外交讹诈之下,《天津条约》签订。
清国不仅仅同英法两国签订了条约,还同俄国和美国也签订了条约。反正内容是什么丧权辱国的东西,就不细说了。
只说英法联军本次的军事行动,已经初见成效,想必这些列强此时应该心情非常的愉悦。或许正在准备,继续扑倒清国的身上,大口的撕咬,擭取更多的利益。
想想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列强,实力真的强悍。英国一方面在全力镇压印度的反英起义,一方面还能在清国调集成千上万的大军,数十条战舰,同清国作战。
如此大规模的军力远程投送,英国的国力强悍如斯,根本就不是小小的德川幕府有什么资格可以挑战的。
据说仅仅是在印度平定起义,所消耗的军费,就高达四千万至五千万英镑。就和隔壁清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差不多了,比日本更是不知道多了多少倍。
除了惊叹英法联军进展神速之外,也算是和外国人打过不少交道的助六,担心英法联军抽出身来,又转向日本。
毕竟后世里面说,英国是整个十九世纪,地球上最大的搅屎棍,没有之一。几乎后世存在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英国人都插过一手,或者发生过战争。
指望他满足于在清国所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