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经过一定改编后的红四军正式下山,而山上留守的二十九团、三十团、三十二团则正式编为红五军,这一过程总计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正好是从程刚离开到回来的这段时间。
同时,利用难得的胜利间隙,军委总算实现了早就在计划之中的目标,在军与军之间、团与团之间初步完成混编,将一些指挥员乃至基层单位进行了简单的调换。
如果有一根进度条的话,那么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之后,现在的红军算是即将达到一支党的队伍的及格线——也就是说,还不及格。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从最开始的编制就可以看出,这支军队带有很明显的地域特色,往往每个团、营、连内部的人员,都是在参军之前就已经相识了的。
这样的做法,在初期有利于指挥作战,毕竟以南方的方言现状,十里不同音实在不要太普遍,如果一个基层单位内部的指战员之间,都无法实现有效沟通,那么别说打仗了,连训练都是一件根本完成不了的事情。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眼下战士们的心理,在没有对红军对党有足够认识的情况下,能够让他们保持稳定状态的,就只有同乡同音这样的环境。
实际上,眼下大部分的军阀部队,也包括往前数千年的封建军队,都是如此的操作。
只是这样一来往往就很容易造成山头主义的问题,严格来说这在封建乃至近代军队中都不算是什么事,甚至有些上位者还会讲究些异论相搅的论调。
但是对于一支党的军队而言,指挥权应该始终掌握在党的手中,而不是在一个个山头首领手中,再进一步,党对军队的领导,也不应该还需要间接的通过这些首领来实现。
这也是如今的红军还未达到及格线的原因,一切事物都是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的,要从一直旧军队以及农民军的混杂体,转变为一支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军队,只能说任重而道远。
话再说回来,3月10日,改编后总计五千余人的红四军下山,6天之后,一路急行军的红军大部队,就已经攻占了赣省西南角的大余县城。
与此同时,因为常桂之战在即,整个赣省的大部分正规军,都被调往了赣西北一带,以随时准备与湘省的桂军进行作战。
所以一路过来,红军的对手除了地方民团之外,就已经再无其他的武装,而以眼下红军的战斗力,自然是势如破竹一般,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长时间的行军还是极大地消耗了这支部队的体力以及后勤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