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感受到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的巨大差异。
离槿甘山越远的地方,红军的影响力越弱,基层组织就越不完善,到了边缘地带,有些村子里甚至根本找不到愿意和红军合作的对象。
毕竟在这个年代,但凡大军过境,对于地方老百姓来说都往往不是件好事,所以没有听说过红军的村民,在看到红军过来时,大多会按照以往的经验,收拾细软粮食逃到附近的山上去。
等红军进了村,就会发现这些村子一个人都没有,没办法购买粮食补给,没办法了解周边地形,没办法获取最新情报,简直就像是一抹黑了一般。
还好那时红军的背后没有敌人的追捕,自身携带的补给也勉强够用,否则面临的局面,就远远没有那么从容了。
于是在后面的行动中,红军指挥员就有意识地调整了路线,尽量在内部地区行军,这里的老百姓多少听说过红军的情况,也愿意出人出力支持他们的活动。
至少,只要这些老乡知道红军是一支不偷不抢、买卖公平的队伍,肯定就愿意拿出自己富余的物资前来交易,否则的话这半个月下来,完全靠部队自己携带后勤补给,又哪里够用呢。
确定了基本思路之后,李润石、王凯、刘懿以及其他团营级干部,干脆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小会。
打到现在,众人也都清楚自己已经是爬山爬到了半山腰,若是原地休息,那就只会卡在这不上不下的位置动弹不得,所以不管多累多苦,也只能咬着牙坚持下去。
干部们的视野和觉悟相高些,但一支队伍中,占据主要人数的还是基层战士,这些人承担了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任务,如对果不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任何计划都不过是纸上谈兵。
所以在这场会议中,可以说一半是讨论下一步的战斗计划,一半则是确定各级政治干部的任务,若严格说来,在李润石眼中后者还要更加重要一些。
这里同样也体现了红军与其他军阀部队的不同,就比如现在还在围攻哨口的两路大军,那边无论是司令还是连长,在指挥作战时都不会考虑到基层士兵的状态。
最多就是想着多使点钱,指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或是再打上几鞭子,反正只要把这些牲畜一般的作战单元驱使到战场上,那么他们的工作也就算是顺利完成了。
至于这些士兵在整个过程中吃的苦,受的累,冒的风险,自认为上等人的他们是丝毫不会在意。
即便有些许较为爱惜兵力的存在,也不过是一点高高在上的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