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的主要敌人,仍然会是以常凯申遭殃军为主的果军部队,这算是红军的‘老朋友’了,只要在战略上牢牢把握住‘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总归不会出什么大岔子。
可北方却有所不同,无论是杨虎承的二十七军、张汉卿的东北军还是阎西山的晋绥军,顶多只能算遭殃军的弱化版,并非红军真正需要慎重面对的敌人,只有日军才是。
虽说后世在工业化社会长大的新一代夏国人,对于日本人的那点工业底子始终看不过眼,觉得就这点子水平,轻而易举就可以平推了,但农业国与工业国的差距完全可以超出现代人的想象。
而眼下的红军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自从中央调转风向开始宣传抗日后,许多指战员下意识地就将日本人视为了常凯申的强化版,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没有及时调整过来,这样贸然上阵肯定是要吃亏的。
甚至类似的情况在中央层中也有,比如这次大家过来参观的时候,程刚就有注意到,一部分同志对于自家掌握了这么好的技术和装备,确实相当振奋,但兴奋完之后,却并没有更深入的想法。
这主要也是搞工业实在太费钱了,放在根据地中就是费粮食,现在队伍在新根据地里才刚刚开伙。
不仅有人对投资工业存在异议,至少两三年之内看不见任何成效的普及化教育,更是他们集火的目标。
很多话说起来也确实有道理,现在到处都很困难,一些次要的领域只能暂时放在一边。
当年在赣南搞革命的时候,不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嘛。
对此程刚也没有什么直截了当的解决办法,毕竟摊子越来越大,他的运力必须集中在最关键的领域,不能像早年那样缺粮运粮,缺盐运盐了。
所以他也只能尽可能地多来做做其他同志的工作,提醒大家以红军现在的准备程度,想要像之前对付国内军阀一般迅速打败日本人,是肯定要出问题的。
攘外还是安内,常凯申所面临的问题,此时的土共其实也在经历,既然选择了以攘外为主的路线,那么就必须身子和脑子全部转换过来,不能用‘安内’的法子去‘攘外’。
不仅装备要跟上,部队的训练更要跟上,包括各级指挥的战略战术思想也要跟上,为此必须进行一场超大规模的学习运动,动员起组织中的大部分力量。
“你的想法还是不错的,初衷也很好,但方式有点过火咯,这点需要注意一下。”夜里,程刚护送李润石回到中央办公地,路上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