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再说了,这又并非强制,不想学理工的,也可以上上军事课嘛。
以当前领导层的平均文化水平,程刚提出的要求并不算高,最高难度也不过是后世高考的水平,顶多再加点中专知识,让课程更加贴近于实战。
比如冶金科,就主要教授土高炉的基本原理和制造方法,顶多再加一个土转炉,这两种技术都是过去铁厂试验过多次,又长期运行过的成熟方案。
所谓的土转炉,当然没得这次大家在钢铁厂看到的大,实际就是把汽油桶截成两半做成的。
其中一小半做炉盖,再用石英石碎成细粉,和黄泥糊在另一半节桶内做炉身,装一个五马力的鼓风机就成了,甚至使用水力乃至人畜都可以,只是效果没那么好罢了。
样子虽然土,但只要细节上把控得当,产量还是比较可观的,之前的铁厂在坩埚钢不足以满足需求之后,就上马了这个项目。
这样的土转炉,经过反复研究和测试,到了去年初的时候,已经可以做到每次装料两百斤,产率75%的水平,和六十年代的县办工厂基本没啥区别。
在程刚的设想中,像是九堡铁厂新建成的小型转炉,对于技术、设备还有人员的要求都太高了,短时间内其实没办法大量复制,所以还是土转炉更为合适。
但即便是这种在后世看来简单至极的玩意,若是没有文化基础,又没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贸然操作,也得碰上不少钉子,所以必须进行培训才行。
而培训谁不是培训呢,相较之下,本来就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领导干部,反而是最好的中介媒体,先把这些人教会了,后面的传帮带就容易多了。
并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这些参与进来的干部而言,这个学习和再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积累经验和资历的过程。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从程刚的观察来看,外来的干部到达根据地之后,其实都会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适应期,这是因为苏区内外,革命路线从本质上就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如果不能把思路尽快转变过来,那么不止他们自己会感觉到不适,而且还会通过各种言行反作用于实际工作当中,由此带来大量矛盾。
当初刘安攻刚来时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一方面确实是他太过年轻,政治表现幼稚的缘故,同时也与这种矛盾有一定联系。
对于如此问题,若能让这些“外来的和尚”,先到课堂里学习,再加上适当的实践活动,基本能缓解不少。
但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