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空隼”这款基于传统炼金术的小型构装战斗飞行器改进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产能有限,难以再开辟一条新的生产线,另一方面是可以应用的技术和材料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想要进一步突破,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拥有悠久历史的炼金术行业来说,不啻于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而背后的推手则是来自于一个人族帝国的倾国之力。
战争是文明进步的催化剂,无论在哪个世界都是通用。
将近一千架“空隼”脱离了各自的母舰,迅速集结起来,高空中的风元素系能量波动越发剧烈和浩大。
三分之一的“空隼”在左翼舰队前方布下阻击纵深带,另外三分之二的“空隼”则全速加力,迎击来敌。
短短十余息的功夫,特西人左翼作战单位的数量劣势迅速扭转为数量优势。
“队形散开,再拉开一点,两层编队还是太紧密,我们需要五层!该死的斯兰人,他们敢来,我们就敢打!这次让他们有来无回!中军和右翼,预备两百架‘空隼’警戒,不要让斯兰人随随便便的闯进来。”
位于飞行编队中军坐镇的主旗舰“棱京号”向其他分旗舰下达了最新命令,驱动“空隼”同样需要消耗魔晶,特西人采用了相对比较经济的保守战术。
密集编队适合集体巡航队形,却不适合作战,增加编队层次,有利于提升阻击火力的密度,敌方冒冒然闯入,立刻就会遭到上下左右,几乎全方位的围攻,将会完全丧失规避空间。
不得不说,经历了两次实战后,特西人确实聪明了不少。
各艘光翼舰在不断通话中,迅速拉开彼此间的距离,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动作,每一位光翼舰舰长曾经都在湖面上驾驶着小船,互相配合着演练过数百遍。
无论是操控舰体姿态的驾驶小组,通信兵和瞭望手,没有人敢有分毫大旦,一旦发生碰撞,结果便只有一个,舰毁人亡,连逃都没有地方逃。
即便积累了几百遍的演练经验,光翼舰集群从特西本土进入斯兰帝国的领空,依然发生了数起碰撞坠落的惨烈事故,还没跟斯兰人放对开片儿,自家光翼舰就跟下饺子似的往下掉,钱包空荡荡的特西人心头直淌血。
最初分成两层上下编队的光翼舰舰队再次分裂,迅速逐级下沉,最底下那层编队距离地面甚至不到2000米,几乎是擦着小山丘的顶部飞掠而过。
光翼舰的飞行升限只有7000米,这倒不是性能方面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