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接受了朝廷赐封为会稽郡王,兼领淮南军节度使,杨行密闷声低调,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称自己已经有了接管淮南军藩镇的名分,相反的派遣使者去与李天衢加深关系,彼此来往的也倒更亲密了几分。
而李天衢这边给出的反应则是十分的干脆:以德行功勋尚不及得封王爵,也形如僭居尊位,如此愧不敢封王为由,对于郑王这等让某些藩镇节度眼红心热的爵禄封赏,也是坚辞不受。
除了自己还真就不愿意接受郑王这一称谓的理由,李天衢所考虑的也是不免现在就被诸方割据势力针对,而最为要紧的因由,则是向河东李克用,已经其他对朱温抱有敌意的藩镇节度释放出一个明显的讯号:就这?给我我也不要,这还不足以让我就此领受朱温的好处,而要倾向到他那一边。
无论称王还是称帝,顺势而为,该得到的时候,谁想拦也拦不住,那我么又干什么要搞的好像欠朱温一个看似十分要紧,实则不过是虚名的人情那般?
而李天衢麾下,无论是挺唐派的罗隐、张居翰,还是严可求、高郁等更倾向于为自己所效力的君主思量的谋臣,按他们考量也都觉得自家主公受封王爵的时机不太成熟,尤其是朱温有意为之,这也很有可能己方势力会与河东李克用的关系迅速恶化,所以基本上能一致的认为自家主公现在的确应该推辞王爵。
而李振虽然功利心极重,又有当世顶尖的辩才,从另个角度剖析似把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可李天衢给予他高官厚禄,却又刻意安排使得李振没有在己方势力的文官集团内培植党羽的条件,人家严可求、罗隐、张居翰、高郁等能臣的见识口才可也不是白给的,李振无法舌战群儒的以一己之力推动李天衢能够更快的称王...乃至称帝,少数服从多数,他也就只得接受了。
然而自古以来,立朝各代非是世袭的皇帝登基,也都要走“推却不受,再三请之”,就是假模假式的装谦虚,也要营造出众望所归氛围的流程,很多时候受封王爵也是亦然。我说我不当,你偏让我当,如今完全处于朱温掌控之下的唐廷朝堂,在收到李天衢请辞谢绝接受王位的回复之后,很快的便派出使臣,赶赴兖州瑕丘,劝请李天衢接受册封。
只眼下这般形势,对于李天衢而言,封王还真就算个屁。因为相较之下更能让他上心的,是后宅齐玉韵,以及那个名为顾惜云的侧室侍妾经过妊娠怀胎,差不多在前后脚已临盆生产,自此李天衢也已有了子女后嗣。
而齐玉韵先产下的第一胎,是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