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48人。
越星文凑过去看了一眼:“死于呼吸衰竭、脑出血,这些跟心脏无关的病例可以去除。还剩下多少?”
柯少彬锁定了死因是心肌梗死的患者,说:“还剩33位。”
越星文道:“做一下数据分析,将几天内集中死亡的病例挑出来。那种隔很久才死一个的,作为干扰项剔除。”
凶手的作案风格是“屠杀”,他不会一次只杀一个人,那些隔了很久才死一个的,应该是真正死于突发心脏病的干扰项,和凶手无关。
柯少彬根据死亡时间的先后顺序将病例排好,隔好几天只死一个的干扰项全部剔除后,他道:“还剩26位。”
越星文说:“死亡时间在白天的,全部去掉,只留凌晨的。”白天病区人多口杂,凶手无法作案,但心血管病区也有可能出现意外死亡的患者,这些也都是干扰项。
柯少彬剔除白天、傍晚时分死亡的病例,将死亡时间在凌晨的全部挑出来。他看向电脑屏幕,激动地说:“剩下的病人正好是20个,跟昨晚夜间考场的怪物数据对上了!”
刘照青看着这些病例,紧紧地握住了拳头:“看来,这20个人,就是之前被凶手给干掉的全部受害者?”
越星文点了点头,冷静地说:“从这20个病例当中,找出第一个死者。”
柯少彬迅速锁定了死亡时间最早的目标:“是一位78岁的老年女性,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时间是6月1日凌晨2点10分。”
越星文指着这份病例,笃定地说:“这位老太太,就是凶手杀掉的第一位受害者。”
柯少彬和刘照青激动地看向越星文——他用资料库数据分析、反推理的方式,精确锁定了凶手在半年前杀死的第一个受害者!
只有找到第一个死者,才能根据心理学的角度,反推出凶手的作案方式。
越星文道:“我昨天的推理出现了失误,因为,凶手昨天作案已经不是第一次,他对心血管病区的环境早就了如指掌,不需要先杀近的、再杀远的。”
越星文顿了顿,继续说:“第一位受害者死于半年前的6月1号,找出同期住院的全部病人和值班医生,再跟这两天住在心血管病区的病人、医生做一下对比。”
既然凶手是长期作案,那么,第一次案件发生时现场的所有人员,和本次案件发生时心血管病区的所有人员进行对比——两次案件都在场的,就是嫌疑最大的。
柯少彬开始飞快地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