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商接过来翻看了一遍,只看到了一堆人头和数字,说实话,光从这些数字,他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他便将册子一合,问道:“这些粮赋,够一州之用吗?”
陈登略略一算,答道:“原先是够用的,但此役主公大胜曹操,兵力扩充极快,短时间内就添了一万多兵马,这样的话,如果明年仍按这个数字来征粮,只怕就会有点入不敷出。”
陶商想想也是,按照十民养一兵的极限比例,如今多了一万多张兵嘴,至少也得有十万百姓来养。
但徐州屡遭战乱,丁口锐减的厉害,多出一万多兵马,粮赋不济也确实是正常。
“能提高粮赋额吗?”这是陶商能想到的解决之策。
“能当然是能,只不过……”陈登顿了一顿,却又叹道:“只不过眼下诸郡国的粮赋已经颇重,若再加征,只怕会激起民变,或者是逼得百姓逃亡,那时便成了竭泽而渔,得不偿失了。”
“竭泽而渔确实不可。”
陶商沉默了片刻,忽然间眼前一亮,“那召集流民,实施屯田怎样?”
陶商熟知历史,自然知道历史上的曹操,也曾陷入到缺粮的不利境地,就是靠着大规模实施屯田政策,方才解决了粮草不足的难题,为其东征西讨,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既然曹操能屯田,我为什么不能。
“屯田?”
陈登也眼前一亮,似是被陶商一语点醒,不禁流露出赞叹之色,“主公英明,屯田确实不失为一个解决粮草的好方法。”
陈登既然也赞成,陶商哪里还有犹豫,欣然道:“既然如此,那就把屯田做为一项政策,尽快在各郡国推行下去,这件事就由元龙你来操办,一定要给我办好,办漂亮了。”
“诺。”
陈登应下了这差事,却又道:“只是这屯田之策虽好,实施起来却需要些时日,登以为对于解决眼下粮草不足的难题,似乎有点远水解不了近火。”
陶商再次沉默了下来,指尖敲击着案几,眉头微凝。
转来转去,还是转到加征粮草税收上面来了,也只有这才是解决眼前困难的唯一方法。
可是,怎么能加征钱粮赋税,却又不让百姓怨声载倒,激起民变,又是一个难题。
思绪飞转,沉吟许久,蓦然间,陶商眼中再次闪过一丝精光。
他已响到了解决之策。
“传令下去,准备大摆宴席,本州牧要迎娶糜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