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苏联对于整件事的态度也经历了若干次波折,从最开始的无视,到怀疑,下意识地抵制,并暗中调查,接着伍翔宇抵达莫斯科,送来了一份足够分量的大礼,这才初步改变了斯大林的想法,使得双方的关系多了那么一丝合作的味道。
其实对于苏联而言,如果真的出现了这么一股至少可以算作中立的势力,愿意站出来支援土共和夏国红军的发展,那么在确定基本利益不会受损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愿意考虑坐下来好好商议一番得。
而且要是再等到几年后,国际局势发生重大改变,面对德、日两国法西斯气势汹汹的逼迫,苏联甚至连已经撕破脸皮常凯申,都肯捏着鼻子过来合作,就更不用说程刚这个未知的,却又对社会主义革命表现出足够善意的势力了。
但最麻烦的还是在这个未知上,从前年开始苏联的情报机关就着手调查此事,可一直到了现在都没有找到明显的线索,甚至当伍翔宇跳出来的时候,都没人预料到他已经被“拉拢”了过去。
这在引起苏联人的强烈警惕同时,又让他们终于还是定下了合作的基调,要知道再不合作的话,土共的半边天都要被挖干净了,到了那个时候,在夏国缺乏投放能力的苏联就再也没有谈判的余地。
所以说,不只是伍翔宇、李润石不想看到土共分裂,苏联同样也不愿意将事态逼到那般地步,麻杆打狼两头怕,因此双方就这么不清不楚地将错就错,达成了最脆弱的一种默契。
不过默契到底是默契,哪怕再脆弱,也可以让伍翔宇这位高超的政治家做成不少事情,比如张国彪一案,在米夫力保的情况下,此人最后还是交由了伍翔宇处置,这里没得斯大林的首肯,是不可能办得到的。
而伍翔宇一直以来在莫斯科的低姿态,也让斯大林看到了他合作的诚意,否则的话,在苏联人眼里,若是一个不知底细的暴发户突然闯了进来,说是要收购他们的分公司,那么他们很可能只会愤怒地把人给打出去,并直接断绝双方的关系。
之后到了申城这边,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李利叁这批老一派是肯定要倒台的,对于苏联而言,最好的情况当然是空降一批最为忠诚的干将过去接手,但伍翔宇要掺和进来,他们也不可能强行拦住。
只是完全交由伍翔宇肯定也是不行的,苏联人非常清楚自己的弱点,除了在理论上的指导,以及对人员的培养外,他们并没有太多手段,可以影响到夏国的革命活动,过去一年申城的“独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