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着,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一手拖着木叉,走到木头几人跟前进行手把手的教学。
这木叉是韩成为了迎接青雀部落收获的第一批粮食而专门做出来的。
木叉的构造很简单,就是一个直径四厘米左右、长一米五六的木棍,木棍的顶端是三根岔开的、大拇指头粗细、长四十厘米左右的木棍。
三根木棍之间,大约有二十厘米左右的间距。
这三个被称为‘叉齿’(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小木棍与木柄之间并非是笔直的,它们三个有一定的弧度,是向下面弯曲,大约有十厘米深度的弧度之后,方才接着往前面延伸而去。
并且在三根‘叉齿’交汇的地方的上部,还有一根向上凸起的、大约两三厘米长的小木棍。
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木叉能够铲到足够油菜,同时也可以阻止叉到的油菜不滑落。
在后世韩成小的时候,每年一到麦季即将到来的时候,街上就会有很多的人在卖木叉,同时还有长柄的扫帚、铁镰、耙子、草帽、磨刀石等这些与农忙有关的东西。
那时候的集市,大概是除了过年前那一段,最为热闹的时候了。
毕竟家家户户都要上街赶集,多多少少的置办一些东西。
不然等到麦子一开镰,再想找个空闲上街赶集可就不容易了。
后世的木叉多为桑木所制,专门生产木叉的人,一般都有桑园,当然,与养蚕的那种桑园还有不同。
生产木叉的桑园里面基本没有大桑树,都是小桑树。
头一年将桑树在根部砍掉,第二年春天便会生出很多的嫩芽出来。
待到嫩芽正常树条之后,一株上面便会选择一两个长得笔直、并且茁壮的留下,其余的全都从根部剪掉。
等留下的这些长到一两米高低了,就会从离地一米五六的地方将这桑树条的头剪断。
头被剪断之后,过一段时间,就会从这里憋出新的枝条,枝条当然不是一个。
等到这新的枝条长大一些之后,便会将其余的掰去,只留下三根在距离上差不多的。
再长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对三根即将成为‘叉齿’的木条进行改造了,将它们捏出需要的弧度出来,并且固定住,长上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就会保持着这个姿势不会再变回来了。
在这个过程里,会选择一个位置合适的小木条留下,就是木叉顶端三根‘叉叉齿’交汇处的小木栓。
等到桑木叉长得差不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