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没人知道。
季怀山能不能全须全尾的回来都难说,万一出点意外,作为儿子,季大少爷是要守孝三年的……
倒是他鲁莽了。
季清宁出了门,心有余悸的下台阶,小丫鬟肚子都笑疼了,得亏夫人还在太平县没来京都,不然叫夫人知道这么多人想把女儿嫁给姑娘,非得急傻了不可。
一下午,没什么事,季清宁就歪在小榻上看了两本书。
她耐着性子又待了一天,到第三天,她实在待不下去了,和张大老爷辞别。
这回,张大老爷也不好意思再拦下季清宁了,还拦什么?他现在要拦的是自己的父亲,张阁老想去上朝了……
自家父亲都要出门了,他还有什么理由拘着人大夫待府里的?
张大老爷向季清宁道谢,“这回真多亏了宁大夫妙手回春,家父才得以病愈,实在不知道怎么感谢,一点诊金,聊表谢意。”
张大老爷把两万两银票交到季清宁手中,季清宁没想到张府会给这么多,她不知道小厮向小丫鬟打听诊金的事,小丫鬟也没放在心上,因为她说的是实话,那诊金姑娘还给过云阳侯世子和肃宁伯世子,只是没有送出去。
季清宁忙道,“太多了。”
张大老爷道,“我知道季大少爷给人治病收的诊金数,这两万两我还怕你嫌少呢,以后若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张府义不容辞。”
季清宁奇怪张大老爷从哪儿得知她收诊金的事,虽然治过萧老夫人,但她还没收诊金呢。
季清宁忙道,“我收五千两就可以了。”
两万两银票。
四张五千两的。
她抽了一张。
她把银票交给小丫鬟收好,小丫鬟刚揣到怀里,那边跑过来一小厮道,“大老爷,兴国公府捐了一万两给西南,兴国公夫人的娘家孙家捐了五千两……。”
张老夫人坐在罗汉榻上,奇怪道,“皇上有意让臣子捐钱赈灾?”
张阁老没去上朝,但张大老爷还是每天去上朝的,只是下朝就回府了,没有去衙门点卯。
他摇头道,“皇上并没有提过这事啊,不过兴国公府大手笔捐了这么多,孙家也捐了不少,其他大臣肯定也会跟着捐的,咱们府自然也少不了。”
张阁老在朝堂地位不输兴国公,但张府在一干大臣中属清贫的,可捐不了一万两,但孙家远比不上张阁老,不好比孙家少。
张老夫人便道,“那就捐六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