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四章、哪吒(3 / 6)

之心,来到这个地方确实有很多可寻访流连之处。但是说句实话,就是走马观花心中无物,心神不能融入这种精神源流中,其实什么都看不见、感觉不到,有些现代人工修葺的景点,还不如原始的风光。

“哪吒故里”的说法,是二十世纪九十年初代才有的,最早是台湾嘉义市一名叫黄樟的道人所组织的“寻根访祖旅游观光团”发掘的,然后才引起了重视和关注,当地政斧组织了一系列有关民俗文化的整理与考证。

更早之前,宜宾尽管有很多关于哪吒的故事,但并无“故里”之说。“哪吒”这个从唐代才出现的外来佛教人物名祗,本与古城宜宾的历史毫不相干,此地种种遗迹,皆是后人附会而成。

但它怎么会扎根此地,形成流传如此之广、如此之丰富的民间故事,有这么多历史遗迹呢?

已故曲艺杂技艺术家、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吴凤栖先生曾有过专门的研究,这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哪吒这一人物塑造的精神内涵有关。他实际上是远古以来四川盆地中岷江与金沙江一带,很多民族中流传的、与生存条件抗争的神话英雄形象的综合。在流传中托哪吒之名,又被寄托了宗教化的理想、经过艺术提炼与加工,成了一个形象鲜活的道教神话人物。

这个哪吒,除了名字之外,早已脱离了毗沙门佛经中舶来的原意,另有他的精神源流。《封神演义》是根据各种神话传说编写成书,而哪吒的故事是其中最精彩、最经典的一段,这与民间神话蓝本中所蕴含的浓厚人文底蕴密不可分。

如果给吴凤栖先生的研究换一种说法,宜宾的哪吒就像游方的秦渔。古剑的灵姓是游方养成,心像所见为女子秦渔;而哪吒是宜宾山水历史人文积淀,所共同创造出的神话灵姓。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经济增长物质丰富,精神文化相对贫瘠,于是精神需求也成了一种可以经营的产业,最典型的项目就是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一体的开发,回过头来仍然以推动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此时方恨以前破坏的太多,恨不能寻天搜地,看看祖先当年还留下了什么遗产,如今尚未被挥霍?

各地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不够,哪吒也来凑。

区政斧、乡政斧提出,要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出发,与国际接轨,与市场接轨,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借哪吒机智勇敢、伸张正义的魂来表现旅游资源的神,塑造一个具有宜宾精神的哪吒新形象,形成旅游品牌,作为精品工程来打造。

这便是“哪吒工程”,据说要按照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