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的电脑cpu,新一代的光量子芯片在体积上大了约莫三分之一,背部拥有十二个触碰点用于和主板进行对接。
重量方面比起传统芯片只有一半左右,但它的算力却是远远超过了传统芯片。
就这么一颗只有十二光量子比特的芯片,其算力就相当于七千颗九代i7的总和而它的造价只有不到两万左右。
当然这个价格是王晨根据后续产能上来后降低成本所得出的大概价位。
虽然听起来有些昂贵的,但别忘了这东西只要能造出来就能进行阉割,王晨现在手上这块可不是这套设备的极限。
按照王晨现在的设计,这套生产线能够生产的区间是在两个光量子比特到二十四个光量子比特之间。
如果只是最简单最便宜的两光量子比特造价大概在两三千上下。
可以说是完全能够颠覆现有的芯片市场。
不过目前由于技术还没太完善,成品率方面估计还要在想想办法。
十二光量子比特以下的芯片倒是没太大问题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七,但是一旦上了十二这个领节点那成平率简直就是断崖式下跌。
最高精度的二十四光量子比特只有不到百分之七的成品几率,也就是说封装机开三炉都不见的能出一块。
王晨虽然已经有了优化的思路但现在并不着急。
别说二十四光量子比特,就是十二光量子或者六光量子也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现在的需求。
毕竟再大的算力也需要足够的任务来体现其价值,不然就是在凭白浪费资源。
王晨打算先搭建一套光量子超算给二狗子换换脑然后就直接转向开始折腾基因方面的研究。
等到基因研究这个大头完事后再根据情况来选择是否要提升一下现有芯片的光量子数量。
有了芯片,那自然就需要点亮测试一下。
把芯片握在手中把玩了一会,王晨这才上了二楼走到自己的工作台前。
在桌子上,一套上个月就折腾好的平台已经摆的整整齐齐。
光是从外观上来看比起现有的传统主板光是体积就大了足足一半由于。
而且近三分之二的空间是处于密封状态,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其他模块的拼接口。
做这么大的原因王晨自己也有点无奈,自己选择的方案是碳基和光量子的结合体。
虽然比起真正的光量子芯片来说门槛低了不少,但所需要的运行空间确是依旧有些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