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告示牌就是第一步。”
“这告示牌还有此等作用?”
杨浩笑了笑:“告示牌示民以天下之事,久而久之,民众会越发的渴求能够识文断字,若要打破这个现状,不是从那些世家门阀下手,而是要先开智,开民之智,民众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就不会再被愚弄,在这里,臣不得不说一嘴,官家,大宋的子民其实并不会想要太多,能吃得饱,穿得暖就是他们最大的奢求,那些造反的乱民,多是一些被欺压到连活着都是奢侈的地步才会造反,当然,也有一些受到了蛊惑的,然而当民众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吃得饱穿得暖了,官家以为还有谁愿意去造反呢?”
赵构听的缓缓的点头,至于是不是正确的,他不敢确定,但是听着就觉得很有道理,反正这些话也没人对他说过。
宫中的学士们只会教授他之乎者也,只会告诉他,做个好皇帝,要爱民如子,要多吸取大臣们的建议。
可具体要如何爱民如子呢?没人告诉他,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老实的坐在那个位置上,自然有大臣们帮着你忙乎。
说到底,这些人最希望坐在龙椅上的是一位傀儡皇帝,不要总是有那么多的想法,你就听我的就好了,一直混到老,然后死掉,大臣们会争先恐后的给你一个谥号,是为仁宗。
为何?因为他听话啊,因为他不主张对外扩张啊,所以就是仁宗喽。
皇帝从来不是一个什么好职业,除非从一开始就立志做一个什么都不管的昏君,但凡想要有点主见的,这一辈子最多的时间都是在和大臣们斗智斗勇,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全管天下?每天里囚禁在皇宫中,他们能知道民间多少事?
赵构缓缓的点头:“若是如此……皇城司当插手此事。”
“当然。”杨浩答道:“臣以为明面上以民政院来推行此事,但是需要皇城司监管,不可超出把控范围。”
“很好,此事当可推行出去,就先以京东和京西各路为试行点开始吧,若是可行,当推往各地。”
“臣遵旨。”
似乎是了却了一大心病,赵构心情舒畅了许多,笑容也明媚了,看着远处不时的偷偷的看向这边的赵福金,他知道自己的皇姐有什么样的担忧。
低声问道:“杨浩,那个……玉秀真人的道观可打算开始修筑了?”
“当然开始了,官家吩咐的事情,臣必定是要照办的。”
“哦?”没想到杨浩还真的开始动工了,到是挺出乎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