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到日本以后一边帮助日本政府做救灾方面的工作,一边接着学习日语,所以交流上并没有太大的障碍。
明治、大正时代的日语和后世令和时代的日语截然不同,外来语极少,对于假名也没有怎么滥用,汉字依然是日语的主体。而且从日本东京革命加入东亚联盟以来,片山潜政府也和中国进行了文字改革方面的协调工作,日本政府在1921年制订的日语常用汉字表中,有超过六百个常用汉字,都采用了中国简体字的简化方案,这就进一步统一了中日两国的文字使用习惯。
在口语方面,也因为日本加入东亚联盟以后几年间中日两国频繁的人口流动,所以不止大量日语中的技术用词流入中文的口头语言,同样,普通话里的大量词汇也相应流入到日语的口头语里。
这一回友援会组织的大规模对日抢险救灾援助,又加速了中日两种语言、文字逐渐协调和统一起来的历史进程。
1923年的中国在建筑和工程技术方面比较日本没有多大优势,可从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党从徐州的建设开始已经积累了大量工业都会的规划建设经验。相对来说,日本在明治时代以后,就很少再有像这样犹如白纸上作画的城市规划机会,因而也不得不借重中国方面的意见。
友援会中不仅有负责一般工作的军的事和行政干部,也包括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建筑工程师。
日本在关东地区的主要城市,像东京,一直没有尚未形成近代城市规划的体系系,而土地区划、功能分区、街区整合等系统性的近代城市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首先是交通问题,江户原本是作为武家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封建城市,建城伊始首要重视军事功能,其次才是居住和商业功能。武家地街道多折角和路障,下町地区的主干街道宽不过6~12米,居民区的小巷甚至只有0.9~1.8米,且沿街房屋房檐下堆放杂物。
道路很少铺设,每至雨天便泥泞不堪。据片山潜政府的统计,直至关东大地震前,东京的道道路面积与市区面积的比率仅为11%,道路铺设率仅为9%,远低于同期工业化国家大城市的平均水平。
明治维新以来,随着产业革命迅速发展,交通工具及其交通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革,除了传统的马车、人力车外,电车以及汽车、市内火车日益普及,既有的狭窄道路已经不能适应交通需。水路交通同样存在种种问题,江户在隅田川入海口建城,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然而明治政府在河川疏浚和运河开凿事业上资金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