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口气,稳定情绪,旋即下笔写下‘蜀民生计’四字题目。
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巴蜀人,很清楚巴蜀之地百姓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平常的主要生计又是什么,先提出问题,然后想出可行之道去解决,总结规律,最后以一地而影射天下。
这就是他的全部思路。
学霸和学渣不仅表现在平时的学习上,还表现在日常的规律总结上。
真学霸纵然第一次接触科举考试,但是聪明的小脑袋瓜子很快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得分规律。
学渣就不同了,看看这个,摇摇头不会。看看哪个,摇摇头,还是不会。
考完之后回去就睡觉,然后提心吊胆的等待公布答案,和别人对答案的时候更是一边捂着耳朵‘我不听我不听’,一边又悄咪咪的聆听指缝里面渗进来的声音。
至于考完之后反省?
那是什么,从来不知道,没听说过,考完之后难道不应该去东市的含春楼消遣吗?
然后,距离越来越大。
学霸们经过前两场考试已经明白了这场科举到底想要考什么。
答案是——个人能力!
是的,看起来和没说一样,但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场诗词汉赋考察士子们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第二场考察算数,意在摸清士子们是否精通民生之道。第三场策问就不用说了,真正的大比,测试士子们是否真的拥有当官的潜质。
比如‘民’为题,实际上就是考察士子们是否知道百姓疾苦,能不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搞清楚了朝廷到底考什么,有了思路,那下笔才能真正的‘如有神’。
至于学渣,那当然是两眼一翻,盯着燃香发呆。
姜承枭领着裴矩、虞世南俩人悄无声息的进入一间考场。
监察考试的官员们正欲行礼,姜承枭摆摆手示意他们保持安静,于是大家各司其职,没有发出一点点动静。
为了避免打扰考生,姜承枭走的很慢,基本上没有声音。
前两场考试他没有过来,第三场考的是策问,他打算过来看两眼。
嗯,原来监督考试的感觉是这样的啊!
居高临下,一种站在局外人看好戏,期望士子作弊的小心思油然而生。
思想小小的开了个小差,然后他收回精神,认真的看着士子们答题。
看了两圈,有的士子下笔飞快,写得激情四射。有的士子摇头晃脑,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