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朝论政(上)(感谢2020--3598的打赏)(1 / 4)

冬月末,昭王二年最后一次大朝议在明德殿正式举行。

殿内,文武百官列席左右两边,众大臣纷纷立在殿中,为首的自然是六部尚书,随后是各部侍郎、武将、散官等。

姜承枭身着王服,右手抚剑柄,缓步走到王位上跪坐下来。

众臣躬身高喝:“我王万年无期!”

“免礼。”姜承枭轻轻说了一句。

其身侧弓着身子的麦从德大声道:“坐!”

众臣依言纷纷跪坐。

这时,麦从德又道:“群臣启奏!”

话音落下,户部尚书郑善愿拱手振声道:“启禀王上,昭王二年,我朝税赋......”

户部上奏的事情大多是今年一年北晋的生计,其中除了各地的收成,还关乎一年的粮饷支出,各地关于农事、商事的收入禀告,以及对比去年的情况。

总得而言,相当于年度报表。

当然,这份奏折,姜承枭早就看过了。一边听着郑善愿汇报情况,姜承枭一边看着奏折上面的相关数据。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郑善愿这才说完了。

姜承枭点了点奏折,抬头看向户部官员聚集的一片。从他的角度看过去,群臣一览无余。

殿内的布置大约是这样的。

王位居于九阶之上,殿内正中,明德殿的种种构建,不仅保证了他的声音能够传到每一位大臣耳中,同时也保证他能够看清官员的位置和面部表情。

中道自殿门始,宽度能容纳五人并肩而立,正对姜承枭。

在中道两旁,各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大臣的屁股下面还有一块软垫,每一位臣子跪坐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互相之间有着一人身位的间隔。

“榆林郡位于北地,耕地不足郡内土地三成,何故能收粮五万石?”姜承枭目光看向户部。

郑善愿眼皮一跳,眉头暗自锁了起来。

紧跟着,姜承枭言道:“连年战乱,榆林百姓自宏业三年的三县两千三百余户,降至了七百余户,大量生民要么死于战乱,要么逃亡塞北,这五万石粮食从哪里来的?”

一片寂静。

殿内不少大臣张了张嘴,显得很是惊讶。他们没想到昭王居然记得这么清楚,榆林那个偏远的郡县多少户都能记得。

“郑大人,孤在问你话。”姜承枭不轻不重的敲了敲案几。

真把他当成政务小白?

郑善愿拱手道:“王上容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