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人大往昔(3 / 4)

研究员,国家体改委特聘专家,……,著名的全球大循环理论的创始人,于建教授,为大家做讲座”

“哗……”

大教室里掌声雷动,青年学生们都拼命地鼓着掌,只有林振华的鼓掌有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惹得张琼向他翻了好几个白眼。

“小华哥,你对于教授不感兴趣吗?”。何岚小声地向林振华问道。

“感兴趣啊。”林振华道。

“那你怎么懒洋洋的?”

“对一个人感兴趣,不一定非要用鼓掌来表现吧?不少字”林振华狡辩道。

何岚道:“你别骗我,我看出来了,你肯定是对于教授不服气。”

林振华笑道:“也不能说不服气吧。我和你爸爸聊过这个人的理论,我和你爸爸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觉得他的理论有点不靠谱。”

“你们两个都是学理工科的,你们懂什么呀。”何岚不屑地说道。要论搞经营,何岚对林振华还是挺佩服的,因为她多次听父亲说起过林振华如何白手起家,创立起了现在的汉华重工。但对于经济理论或者宏观经济,何岚总觉得林振华懂得不够多,毕竟他只是一个初中生,而且还是个工人。

掌声渐渐平息下来,于建微笑着走上了讲台,与众人寒暄几句之后,便开始讲起他的全球大循环理论了:

“全球大循环,就是把整个地球当成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每一个国家呢,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这叫作产业分工,早在17世纪的时候,亚当-斯密就曾经指出了分工的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以前,甚至在改革开放的前期,我国经济理论界的观点,还停留在闭关锁国的思想下,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什么都要自我配套,自我循环。而与我国相反,香港、台湾、南朝鲜、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却抓住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勇敢地参与到全球大循环中去,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说到这里,于建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产业链的示意图,然后说道:

“大家来看,这是一个全球的产业链。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市场,而包括亚洲四小龙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没有技术,也没有市场,只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四小龙扬长避短,它们从发达国家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在本国和本地区进行加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把原材料加工成为成品之后,再出口到发达国家,获得其中的加工差价。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jitong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