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不带大唐主力撤离,可以想像到,因为冻饿而减员,会是一个极可怕的数字。
因为入冬,季风不对,海路大船想运粮过来也极困难。
就算能运,也运不了供十几万大军的粮草。
到那时,不是把这支唐军拖垮,便是把大唐的后勤补给线给拖垮。
皆是陷入战略被动。
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说直白一点,大唐常备军,如今不过二十五万人。
十几万大军,已经是大唐一半的常备兵力。
若这批人折在半岛。
别说收服百济和高句丽。
只怕大唐本土,都会出现剧烈动荡。
没错,按折冲府的兵力配置,除了二十五万常备军,还有五十万预备役。
在极端情况下,这些青壮也可以征召入伍,进行紧急动员。
可那是在国家遭到灭国威胁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干。
正常的情况,折冲府兵三年一轮值,常备军二十五万,剩下的青壮要在家种田的。
不然粮食从哪来?
常备军征战数年,也得退下去休整,让预备役顶上来。
这样的交替循环,才能保持唐军的战力不失。
所以,如果一但大唐损兵十万,就要出大问题了。
苏定方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每一步都踩在节点上,处处以快为先。
快若闪电。
半月灭百济。
一月镇抚,然后迅速撤离,只留一万唐军镇守。
剩下的靠百济地方自保。
看起来十分仓促,好像白白给百济人反叛的机会。
实则正合兵法,先为不可败,而后求胜。
百济王族都被绑回长安了,建制和地方全都被打散了。
就算反叛,其力量,也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
大唐能灭百济一次。
就能将这些复国之人,再灭无数次。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