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要凭借诸侯守卫我姚家江山,当时的确有了作用,在国公的藩护之下,文皇帝也安稳登基,最后掌握政权。文皇帝的时候,就有意削藩,规定国公若是不奉诏,不得擅离封地。限制了国公之间的联系,免得他们联合起来,反客为主。”
圣人说到这里,看着魏思思,叹息一声说:“但是因为各地民变,文皇帝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削藩。而到了朕这一代,朕因为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兄弟,也不敢动诸侯,而且国公在朕登基的时候,出力颇大,朕自然不能忘恩负义,执意削藩。”
魏思思听到这里,对着圣人说:“这么说来,耀棣不立为太子,也是因为这个了。”
“朕要削藩,需要一个大胆之人前来建议,朕原本指望着刘歆会是这么一个人,谁知道他一直不肯回来。而你的话,始终难以行事。”
圣人的话不用说透,魏思思就知道,圣人想要说,魏思思本来出身就是鬼府,若是让魏思思建议削藩的话,朝廷反弹声太大,生人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
圣人看着天空,然后继续说:“朕认为四妃不废,削藩不成,四妃皆是国公之女,朕要动国公,必须先废四妃。朕这时候不立太子,是这太子一立下来,朝臣肯定要请立四妃,朕到时候怎么好拒绝,就算现在,耀棣还没有当上储君,身边已经有了两位国公的女儿了。”
魏思思听到这话,对着圣人说:“圣人你之前迟迟不立四妃,也是出于这个考量吧。”
圣人点点头,然后继续说:“朕想要立耀檀的原因就是因为雅妃懂朕的心意,朕明白,她才是真心为姚家设想的,若是耀檀当了太子,那么到时候雅妃最为新皇的亲娘,自然可以废除四妃。而且,耀棣,耀棣。”
圣人停顿了一下,有些为难地说:“耀棣不明白诸侯之害,还想着和诸侯共治天下,朕担心姚家的江山,会坏在他的手里。”
魏思思听到这里,明白圣人的顾虑,思索了说:“圣人你的顾虑,臣明白了,只是臣认为,诸侯有利有害,圣人趋利避害。臣认为耀棣这样反而最好,天下一心,反而不会闹出什么乱子。至于耀檀,臣认为,耀檀如今年龄太小,未必能够承这个重任。到时候幼子孤母,再要削藩的话,恐怕会闹出大的祸事来。”
魏思思说到这里,对着圣人说:“现在天下人都知道,耀棣作为嫡长子会被立为太子。若是圣人你改立耀檀的话,那么到时候反而会弄出是非来。而且圣人,这各人头上一片天,耀棣他自有自己的前程。”
圣人听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