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汉华对人才引进所给出的条件算是不错的了,但也不能保障所有的人才都愿意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前一段时间搞煤化工产品,想找几个有煤化工研究经验的人才,结果死活也找不到。”
“老方,这就是你的眼界问题了。这么大一个世界,你居然就找不出合用的人才?”林振华笑道。
方延武摇着头说:“我还真找不到,林总,你有所不知,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每逢人才招聘会必定参加,一年光是花在招聘会上的钱就有上百万。我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在国内冒过头的人才,我们肯定都记录在案了。关键是,有些人才不是我们想挖就能够挖来的,人家也有自己的单位。咱们毕竟都是化工设备联盟的企业,过于明目张胆地到别人单位去挖墙角,也不利于团结吧?”
“你为什么强调是在国内冒过头的呢?”林振华抓住方延武的话追问道。
“因为……”方延武一愣,“我总不能到国外去招人吧?”
林振华反问道:“为什么不能?”
“国外?”
在座的所有人都觉得眼前一亮,他们敏感地意识到,林振华这句话,并非无的放矢,这应当是反映了集团总部的一种倾向性。对啊,既然国内人才短缺,为什么不能到国外去找找呢?
林振华道:“大家都应当知道,近年来,欧美国家正在经历一个逐步的去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在这样一个产业演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工业人才会被淘汰出来。这些人有可能会改行去做服务业,比如转到金融业、咨询业等方面,但他们的专长却是工业。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继续在工业领域就业的机会,我想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是会感兴趣的。”
“振华,你不会是想让他们到中国来工作吧?”赵勇群问道。
“为什么不能呢?”林振华还是用了一个反问的语气。
“……他们能来吗?”赵勇群迟疑地说道。
“我觉得他们能来。”岑右军道,“我们机床公司有不少俄罗斯的专家,还有技工,他们都在中国呆得挺好的,都说不想回去呢。”
张逸华也说道:“携说得有理,像和我一起工作的那位乌克兰专家布列斯,已经把他的全家都带到中国来了。他们在海边买了房子,天天到海滩上去晒太阳,日子过得很惬意呢。”
胡妫道:“30年河东,30年河西,如今中国的生活环境,和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也已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