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學子杀人案,发生在大秦颇有名望的东林书院,亲眼目睹凶杀现场的學子很多,很快就传开了,在學子之间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今年是大比之年,京城聚集了各地前来科考的學子,这件案子要是处理不当,绝对会让朝廷颜面尽失,再加上凶手和死者来头皆不小,官府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往上报,皇上令大理寺与刑部共同审理。
人证物证俱在,顾承意自己也说不清,自己有没有杀人,没有任何意外,大理寺与刑部会判顾承意杀人,这也是顾老太爷不肯出面的原因。
如果这个案子真如顾千城所说的那样,凶手不是顾承意,而是另有其人,那么大理寺与刑部就是判了冤案。
凭这起案子的影响力,秦寂言要是拿出证据,证明大理寺与刑部判了冤案,皇上一定会严惩相关官员。
到时候,秦寂言不仅可以借此案,清洗刑部的官员,在刑部站稳脚步,还能在學子中留下一个明查秋毫的好形象……
双方都有好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案子会水落石出。
顾千城看到希望,打起精神,将张渊尸首上的疑点,一一指出来:“除了头部致命的伤口外,我还发现张渊身上有淤青与刺伤。”
“淤青是拳头击打在身上留下的痕迹,可见张渊死前与凶手博斗过。你看他的手,手指关节处处有擦伤和青紫,在博斗过程中,他肯定击中了凶手,并在凶手身上留下了伤痕。”顾承意身上没有伤,这对顾承意非常有利。
“嗯。”秦寂言点了点头,听顾千城一一说下来,他都快忘了自己的来意。
“殿下你看,张渊身上的刺伤,伤口很大,并且不是锐利凶器造成的伤口,从伤口形状来看,和击打张渊头部的凶器为同一种,是矩形钝器。”
顾千城所做出来的判断,是基于尸体上能看到的,对着伤口说出来,可信度更高,秦寂言心里已倾向顾千城的推断,可这些还不够……
顾千城将疑点一一说指出来后,最后说道:“殿下应该知道,相比尖锐的刀子,钝器想要进入或者击伤人体,使用时必须要用更多的力气,顾承意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凭他根本不可能伤得了张渊。更不用提张渊身上这些伤,也不可能是一个半大少年,可以做到的。”
她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秦王相信,顾承意不是凶手,凶手另有其人。
“本王承认,你确实懂得查案,对尸首检验比仵作懂得更多。”秦寂言不吝赞道,可紧接着,他话锋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