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画面稳定,和手持摄影部分形成对比,这就必须使用斯坦尼康。
在5,60年代,随着新浪潮运动开展,摄影师们开始扛着摄影机到街上拍电影,拍了很多类似纪录片的电影。不过这些电影拍出来的画面比较抖,对观影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在70年代初,一位名叫盖瑞特-布朗的商务总监兼制片商打算设计一种高度便携装置,将摄影机与摄影师分离开来,同时还可以提高摄影机的平衡性,以减少振动和摇晃。1973年,布朗发明了一台十分简单却具有革新意义的机器,实现了这一目标,这就是斯坦尼康。
史泰龙的《洛奇》是首部使用斯坦尼康的故事片,在《洛奇》中史泰龙跑上图书馆台阶的镜头成为了影史经典。斯坦尼康的发明不仅简化了拍摄,更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库布里克和斯科塞斯等导演都看到了电影语言的新可能,开始在自己的电影中使用斯坦尼康。
现在斯坦尼康在美国也还是新鲜玩意,在中国不要说没有这玩意,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难不倒许望秋,当初在北电读书的时候,拍作业需要斯坦尼康,而斯坦尼康一台要几千块,于是,他就自己动手做斯坦尼康。手工斯坦尼康肯定比不上专业斯坦尼康,但手工斯坦尼康只需要几十块钱就能做好,能节约不少钱。
许望秋手艺不怎么样,做出来的手工斯坦尼康比较粗糙,稳定性不是太好,拍出来画面还是会轻微晃动。这次他不打算自己动手,毕竟这次拍的是真正的电影。他知道美术系的袁卫红是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的,就是后来研发中国巨幕的那家公司。专业工作让专业人士来做比较好,斯坦尼康还是让袁卫红帮忙做比较好。
许望秋来到袁卫红寝室,跟他寒暄了几句,便进入正题。
袁卫红听许望秋介绍完情况,便迫不及待的让许望秋将设计图拿出来。
许望秋图纸,解释道:“这东西叫斯坦尼康,也叫稳定器,是美国人搞出来的玩意,主要是为了减轻摄影机的抖动。这个东西原理其实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减震装置,主要是通过里面的……”
袁卫红听完许望秋的讲解,认真地看着图纸,道:“这东西倒不是特别难做。”
许望秋知道这东西不难做,但要做好并不容易:“我手艺不行,做出来的稳定性差,用来拍电影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还是需要你这样的专家来做。”
袁卫红听到许望秋说自己是专家,心里格外舒坦,看着许望秋缓缓地道:“这个东西我肯定能做,但我技术也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