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一下午电....
晚了。
—
宋辽边界两端,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依然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景象。唯一不同的是,在官道往来的百姓、军卒之中多了一些髡(kun)发辽人,但人也不多,多数还是髻着璞头的汉人。
燕云之地虽被北朝占了百年之久,但依然是汉人占绝大多数。
契丹人的草原文化不但没能改变什么,反而自已的本族文化逐渐被汉学所蚕食。除了秃瓢儿,一边留一撮毛儿的髡(kun)头,还剩下多少狼性,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此时,唐奕没坐车,而是骑马随队,一面吹着北方暮秋的冷风,一面好奇地看着官道上往来的辽人。
只是,没多久就有辽朝的接伴使团相迎而来。
唐奕一看还是‘熟人’,正是几个月前刚回去的耶律德容。
好家伙,合着耶律宗真这两个侄子,是专门负责在两国之间跑腿儿的.....
其实说起来,这是赵祯与耶律宗真之间的一种默契。
两国虽然几十年没打过仗了,但是各方面的较量却从未停止。
例如,出发当日,范仲淹让唐奕踩着点到,耶律德绪用辽骑来刺激宋人,这都不算什么稀奇事儿,哪次互使不是这么暗地里较劲过来的。
而为了彰显大国文化底蕴,以往大宋遣使必是朝中顶尖的文人名士;辽人为了保持体面,不闹笑话,接伴使君也肯定是北朝汉学大家。
这次赵祯让唐奕独行,连个压阵的老成之臣都没带,就是在非常时期不想和辽朝有任何摩擦,咱也别在北朝面前显摆咱多有文化。
耶律宗真也是个明白人,接伴使用的是对南朝熟悉至极,又比较‘懂事儿’的耶律德容,也是抱着尽量不惹事儿的心态。你不拿酸文人恶心我,我也不用武力压你。
大家一团合气。
耶律德容一见唐奕,尽管知道接的是他,但还是忍不住的眼皮直抽抽。开春这熊孩子不但吓了他一个半死,还坑了他几百贯的银钱给南朝救灾。
奶奶的!
可记恨归记恨,可耶律德容是个明白人,比他哥哥耶律德绪拎得清。
与唐奕礼节性地会面,便令大队开拔,直奔距边界仅几十里的新城驿馆。
唐奕也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对于老老实实的耶律德容,自然比对耶律德绪客气得多,不但送上了好酒,还把一些特意从南方带来的稀奇特品当作礼物送与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