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苏家康明显是放弃了龙华镇,把驻守龙华镇的正规军都抽调到了正泰县城,只留下数十青壮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大唐新军也没有占据龙华镇,只是在镇外留守了数十名士兵看守而已。
这么久过去了,龙华镇内的那些青壮和普通人都已经是习惯了外头的这数十名大唐新军士兵的存在了,对于镇外大唐新军的士兵们每天早上就跑来跑去,训练时的大喊大叫都已经给是见怪不怪了,甚至住的比较近的一些小孩子,偶尔还跑去看大唐新军的训练。
倒是正泰县城那边,因为城内有着七八百人明军和青壮,再加上又有苏家康坐镇,所以一直都是没有放松警惕。
而大唐新军这边也是不敢放松对正泰县城的监控,在正泰县的四个城门都是布置了人手进行监控,此外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里还驻扎了一个队的士兵作为后援。
随着大唐新军的兵力扩张,监控或者说包围正泰县城的大唐新军,已经是从之前的一百多人充实到了如今的两百多人,而这两百多人,正是大唐新军内的第二混成营。
这个第二混成营的任务就是监控正泰县内的明军,并且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内攻克占据龙华镇和正泰县城。
大唐新军的将近四千兵力,自然是不可能一口气都放在澜江渡口的,而是主力三千余人在澜江渡口,在正泰县城、龙华镇这边布置了第二混成营。
而第一混成营则是作为机动兵力,部署在位于澜江渡口西北方向大约十五里的地方,而在这个地方有着另外一个比较适合大军渡江的河段,如果明军从这里渡江的话,第一混成营就得肩负起阻击明军渡江,拖延时间等待主力增援的重担。
此外,其他几个明军可能渡江的地方,李轩也是酌情部署了部分兵力。
至于澜江渡口这边,主力部队则是拥有足足三千人。
如果明军大规模来袭,并准备再一次从澜江渡口渡江的话,李轩肯定也是会把第一混成营以及布置在其他几个渡口的部队都调到澜江渡口,和明军决一死战。
情况危急之时,后方的第二混成营以及捕盗营也是会被抽调上来增援主力。
李轩积极备战,把时间都花在了处理政务,训练军队上头,而河对岸的宋志文显然也是没有闲着。
虽然他妙笔生花,把澜江渡口之战的失败给糊弄了过去,但是总不能坐视伪唐贼军在正泰县发展壮大不是。
到时候别说剿灭这些伪唐贼军了,说不准兴泉府都要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