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的战争,决不能以己之短,击胡之长,万万急不得。
  他派遣几千人去支援蒙泽,目光却没法从匈奴军中的左谷蠡王旗上挪开。
  “至于胡虏是走是留,得看耿将军何时能到!”
  ……
  “左谷蠡王”乌达鞮侯扶正了头上的胄,回过头,看着在汉渠内砍了几颗掉队匈奴人头颅,插在矛尖上挑起不断叫嚣的新秦中人,心有余悸。
  他是万万没料到,如羊一般柔懦的中国之人,居然发动了如此凶猛的反扑,且人数远超他想象,难道新秦中每个男人都成了兵卒?
  像被羊角顶到肚子的小狼,乌达鞮侯又是后怕,又感到羞怒交加。
  但他也明白,在汉渠之内混战,根本无法发挥匈奴人的长处,只能派遣骑队绕着外围侦查,看看是否有机会找到薄弱之处冲进去,将被困住的胡汉兵救回来。
  匈奴的优势是马队且驰且射,需要良好的视野和光亮,乌达鞮侯不断望向东方,期待旭日早点升起。
  然而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乌达鞮侯身边经验老道的骑从却皱起眉来。
  他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
  年长的匈奴人遂跳下马,趴在地上附耳听了一会后,勃然色变。
  它们来自东方,让地表微微震颤,让坐骑隐隐不安。
  那是蹄声阵阵。
  是千军万马!
  而这时候,随着一阵阵惊呼,乌达鞮侯也能见到远处的来客了。
  打头的是布在东面的百余骑匈奴斥候,他们正拼命加速,躲避追赶,对方来得太快太急,竟连回报都来不及。
  而其身后,荒原上的尘土在疯狂沸腾,千马奔腾,轻骑催动,明明只有三千,却走出了万骑的气势来!
  他们在三里开外停下了脚步,为首的耿弇勒马,将军身被玄色的甲胄,外裹赤红的绛袍,铁冑上缠着一抹黄巾,在新秦中,这是“第五营”的标志,看到它,就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