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人来了。
  耿弇拔出了手中的百炼环刀,高高举过头顶,朝向西边,骑士们也纷纷照做,随着东方朝阳初升,三千把刀反射旭日,光耀夺目!
  “今日,便是我‘并州兵骑’的首战!”
  ……
  并州兵骑主要募缘边郡县被匈奴、胡汉祸害得家破人亡的流民加入,要求是身高七尺五寸以上,会骑马,步射,臂力得好。
  若在中原内郡,这样的人百里挑一,可在上郡、西河边塞,十个男丁就却能找到一二人。
  经过四个月加了马镫、高鞍的训练后,也好歹有点骑兵的模样。
  而今日奉耿弇之命最先发动冲锋的,则是一支名为“美稷少年”的骑从。他们人数上百,皆是美稷县屠城后逃到上郡的,为首者就是当年骑竹马带着伴当骗并州牧郭伋果子吃的小家伙,如今长大成人。
  美稷少年是耿弇麾下最勇锐的一批人,所求只有两个:一是早日收复故乡美稷县,二是能将战火引向朔方五原,乃至于匈奴腹地!
  “过去骑竹马,如今骑真马!”
  “他日打入匈奴,骑母马!”
  美稷少年们担当的是雁翎阵喙部的角色,至离敌阵数百步时,催动战马,开始加速!
  而相较于并州兵骑,匈奴人的战术,与一百年、两百年前相比,没有丝毫进步。
  匈奴在草原上的敌人,主要是乌桓,双方大规模交战之法,一般是组织千骑为一批次,轮番冲击上前施射,前队射完一轮后横向移动,让出位置,次队再进。若敌人遇箭溃乱,则直接冲将进去,用刀和短矛结束战斗。若敌人不乱,则反复驰射,同时设法包围,下马步射,一点点消耗。
  但对于中国之骑如何打仗,几十年承平,匈奴人已经快忘了。
  左谷蠡王乌达鞮侯记得,曾经在郅支单于麾下,参与过西域战事的年长老人说起过,汉骑作战,不喜欢驰射,反而像羌人那般,钟爱于近距离突触。
  果不其然,今日遭遇敌骑后,乌达